2015年,作者余世存老師研究周易的《大時間:重新發(fā)現易經》一書由三聯書店出版,加印五次,引發(fā)學術界及易經愛好者的關注?!兑捉洝吩跀登炅鱾魇飞希瑲v代都有名家注易解易。有人認為,余世存老師的易經是最通俗、最現代的一本,余世存的《大時間》就是和普通大眾的一次心靈對視。在當今“小時代”流行一時的時候,余世存給大家提供了“大時間”的視角,時間也證實了“大時間”之于當代人的意義。
余世存的“發(fā)現易經”至少有三方面的新意,即易經是華夏民族上古時代三千年的百科全書、民俗生活志;現代陽歷時間跟易經結合成為一個極有意義的時間模型;北半球上千名人的時間屬性有了易經的命名和卦辭。在易經和大時間的視角里,我們普通人的人生沉浮都有了可參照的時間結構。
余世存老師把易經安頓在一個陽歷年里,這跟一般人以為的易經屬于陰歷或農歷有所不同。事實上,中國人對太陽崇拜、對陽歷的研究不亞于對陰歷的研究,中國農耕文化的基礎,二十四節(jié)氣、七十二物候即是立足陽歷年的成果。其解讀的卦爻辭,都是一個個時間空間里的故事,《大時間》一書的內容不僅跟日常生活經驗相關,對易經解讀也涉及到大數據運用。將北半球上千個名人按64卦來安頓,使我們對人的解讀多了一種既古老又新鮮的角度。
余老師在再版序中說:《大時間》一書出版后,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陰和陽沖氣以合的宇宙大千世界,應該比 0 和 1 組成的互聯網更豐富精彩。對易經時空的研讀不亞于現代科學給予人的清明理性,易經時空既是一個使人有所敬畏、有所歸屬的所在,又是一個創(chuàng)造之源。這對為網絡裹挾、對現實人生社會缺少實感的現代人來說,無疑有極強的人生社會意義。
《大時間》把現代陽歷系統(tǒng)嫁接到易經中,著名文化學者朱大可先生稱贊說,本書“揭示了易作為世界時間模型的意義,是易學開放性的一次重要證明”。借助這一模型,我們每個人從一個太陽年里只獲得了 1/64 的能量或知識,沒有人全知全能;我們每個人當在人生道路上經歷其他 63 種形態(tài),或在社會上跟其他 63 種形態(tài)相遇時,人人都會有損益、有否泰、有觀臨、有咸恒、有自己的乾坤……
通過這一時間模型,我們每個人都生而知道自己在時間中的位置,都知道自己跟時間進而跟世界的必然聯系。認識到自己跟世界有必然的聯系,對很多人來說仍是一生的功課;把握好自己跟世界的聯系,則是“上士聞道、勤而行之”的不二之選。
《大時間:重新發(fā)現易經》在易學著作中,獨特而重要,它既是世界觀又是方法論。余世存老師自己從本書中受益良多,正是有這本書奠定的基礎,余世存老師才陸續(xù)推出了廣為讀者稱道的《時間之書》、《節(jié)日之書》,以及《己亥》等一系列著作,前者構成了余世存?zhèn)€人風格鮮明的“中國時間三部曲”。
余世存老師一直在說回到《易經》,是希望大家回到它本來的面目、狀態(tài),并且讓它有效加持我們的生活,目的是把《易經》還給大眾,讓大家拿回一個工具,用來理解自己跟世界、跟時空的關系,尋找一個安身立命的坐標,讓內心安頓。(文/秀彥)
暫無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