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絲綿綿,一路向南。在贛州市龍南縣楊村鎮(zhèn)邂逅燕翼圍,燕翼取自《山海經(jīng)》“妥先榮昌,燕翼貽謀”之意。
被稱之為最高圍屋的燕翼圍始建于清順治七年(1650),為楊村先輩賴上拔所建。如今圍屋里居住的為其12代子孫。賴蕙英的米酒作坊雖開在圍屋一隅,可秉持祖先誠信經(jīng)營理念,她的米酒卻遠銷全國各地。據(jù)賴蕙英介紹,在楊村鎮(zhèn)6萬多人中,有4萬多人姓賴。得知我們是從洛陽來的之后,她異常高興。她說她家祖譜中顯示就是從中原遷徙至此,來到這個地方之后,扎根到了這里。
燕翼圍的大門向東,是座四層樓高、層層環(huán)通的磚木結構方形圍。高14.3米,長41.5米,寬31.8米。“燕翼圍”的落成,為客家生活增添了不少傳奇故事。為何命名為“燕翼圍”?《宋史·樂志九》也有“權輿光大,燕翼貽謀”的解析。賴家祖上用畢生精力建好了固若金湯的燕翼圍,并取“燕翼”二字為圍名,蘊含著他保護子孫的深謀遠慮,寄托了他榮昌后世的愿望初衷。
在客家第一村武當鎮(zhèn),田心圍呈巨大的半圓形,直線是一堵高聳厚重的石圍墻,中間設計為一座門樓。門楣上為“田心圍”。門樓前左右兩邊各矗立著一根兩米多高的拴馬石,門前一口半月形池塘。大門正對著遠處的旗山,山峰秀麗、高聳入云。環(huán)繞祠堂半圓的建筑為三層屋舍,每層均成半圓形。
雨中探訪,燕翼圍,田心圍,煙雨朦朧,一步一景,小巷蔭道,村陌田疇,客家圍屋,歡歌笑語,遠離城市與喧囂,鄉(xiāng)村的平實、祥和讓人心生向往。
從他鄉(xiāng),到望鄉(xiāng),到如今的吾鄉(xiāng)?!翱汀币馕吨串惖?、客居他鄉(xiāng),他們以敢于挑戰(zhàn),隨遇而安心態(tài)把他鄉(xiāng)變成吾鄉(xiāng),走近圍屋與圍屋里的人,從他們平靜詳和的生活態(tài)度中,我們看到了一種感動,一種重回歷史,沉浸在那古樸而悠遠的故事意境中。(高均海聶麗周天杰牛林林徐淑麗文/圖/視頻)
暫無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