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鳥畫一直是傳統(tǒng)繪畫中的三科之一,歷代文人雅士都以花鳥畫為載體,表現(xiàn)自己高潔的品行,“梅蘭竹菊”被譽為四君子,很多時候,如其說畫家是在畫“梅蘭竹菊”,還不如說,畫家是在畫自己。
多年來,王中一專攻花鳥畫,他為了和傳統(tǒng)的花鳥畫以及其他畫家的花鳥畫拉開距離,在花鳥畫的題材和表現(xiàn)手法上均有所突破和創(chuàng)新。
湖北省美術家協(xié)會秘書長徐建和王中一交往頗深,他如此評價王中一:“梅蘭竹菊,瓜果蟲魚,古今寫意花鳥畫家多以此入畫,工筆墨,寫精神,傳襲至今,生生不息,進入當代社會,仍高手如云,習之者眾,觀者無分雅俗,皆喜聞樂見。不過作為當今藝術創(chuàng)作者,不因襲古人,不落俗套,有探索有創(chuàng)新,是必需的,也是極難的。中一性情中人,悟得此道,畫花鳥恣意揮灑,筆墨酣暢時,物我兩忘,最見精神,最見境界;奇思妙筆躍然紙上。我最喜歡他的《蓮子圖》、《春暖花香》等畫,有感悟,有新意,有追求,有大家的氣質與氣派,好畫?!?/p>
花鳥畫源源流長,宋代的花鳥畫至今難以超越,自宋以降,花鳥畫長盛不衰,花鳥畫家人數眾多,巍巍壯觀。以上海畫壇為例,海派花鳥畫高手如云,早先就有海派民國花鳥畫18家在前,如今又有海派現(xiàn)代花鳥畫32家在后,張聿光、鄭集賓、賀天健、吳湖帆、朱文侯、錢瘦鐵等名家大家像一座座高峰矗立在那里,后來者創(chuàng)新是惟一的出路。
在前人和同輩人巨大的成就面前,王中一將創(chuàng)新作為己任。王中一在選擇繪畫題材的時候,不再僅僅局限在傳統(tǒng)的梅蘭竹菊里,而是將牡丹、荷花、葫蘆等常見的題材引入畫中,在表現(xiàn)手法上將傳統(tǒng)國畫的筆墨和西方的繪畫技巧加以融合,畫面更具生活氣息,同樣也就具備了另外一種風情。
其實,不管你懂不懂畫,也不管你對傳統(tǒng)的花鳥畫有沒有研究,只要你看上一眼王中一的花鳥畫,你就會喜歡,就會被打動。因為王中一走的是一條雅俗共賞的繪畫之路,他的畫富有現(xiàn)代感,讓人容易看懂,容易接受,欣賞他的畫有如沐春風之感。另外,他的繪畫個人面貌也十分強烈。他的畫大多是繁花如織、密不透風,極盡豪華之能事,但又無半點俗氣。
另外,在繪畫技巧方面,王中一能融會貫通,單單一個牡丹,他就有多種畫法,而且完全不同,蒼勁的干筆能畫,潤澤的濕筆能畫,濃厚的色彩能畫,淡雅的水墨能畫。他的畫不僅是表達自我,更多的是給觀者帶來藝術的享受和美感。
王中一在畫畫之余,經常閱讀經史子集,對西方的美術理論也多有涉及。用王中一自己的話說,一個不讀書的畫家,不能算是真正的畫家,最多算是個畫匠。多讀書,開拓的不僅是視野,更重要的是多讀書能增添畫的書卷氣。
責任編輯:閆麗
暫無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