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發(fā)展需要依靠新的機制、新的碰撞、新的理念,來迎接未來的發(fā)展一些不可確定性的場景,其基礎,是通過要素的疊合,在疊合中碰撞出面向未來的指引。「目光深圳」城市光美術館存在于虛擬與現實之間,是實體城市空間與網絡虛擬空間的有機融合,自誕生之日起,便肩負著城市形象建設與展示的使命,致力于探索新媒體藝術公共應用、促進新媒體公共藝術國內外跨領域交流,引領城市空間的藝術升級,開創(chuàng)新媒體公共藝術的新局面,成為城市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個部分。
2022, 國際藝術家多媒體數字影像 8分鐘?城市光美術館
2022「目光深圳」城市光美術館大事件——青年藝術家征集展映活動回顧
2022年4月23日-2023年1月7日,由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guī)劃館(簡稱"兩館")和城市光藝術中心聯(lián)合舉辦的第二屆「目光深圳」城市光美術館青年藝術家作品征集展映計劃圓滿收官。自2021年起,「目光深圳」城市光美術館以兩館正門外約1000平米的建筑立面作為展示空間,不斷展出各種形式的新媒體藝術作品。該項目聯(lián)合多位藝術家、策展人、學者,致力于發(fā)掘具有科技+藝術創(chuàng)作能力的青年藝術家,為藝術家提供優(yōu)質的新媒體藝術展映平臺,推動一場用藝術之光點亮城市夜空的長期公共藝術活動。
2022, 青年藝術家作品征集展映項目 ?城市光美術館
本屆投稿作品涵蓋數字藝術行業(yè)專業(yè)人士、藝術創(chuàng)意工作室、國內外高校藝術系學生,吸引了超100位青年數字藝術家參與其中。展期3個月內共展出了22件數字藝術作品,呈現了藝術家對數字虛擬影像藝術的思考、創(chuàng)新與實踐,為觀眾呈現出豐富且多元的視聽體驗?,F在,讓我們一起回顧本屆「目光深圳」都發(fā)生了哪些大事件吧。
2022, 青年藝術家作品征集展映項目 ?城市光美術館
1.征集階段
「目光深圳」城市光美術館青年藝術家作品征集展映計劃旨在延續(xù)“城市光美術館”(City Light Art Museum) 全國首創(chuàng)的展覽呈現模式,以光藝術為媒介,以建筑外立面為展示空間,打破傳統(tǒng)的藝術作品展現形式,致力于發(fā)掘具有創(chuàng)新思維與國際視野、具有科技+藝術創(chuàng)作能力的青年藝術家,為青年藝術家提供優(yōu)質的新媒體藝術展映平臺,推動一場用藝術之光點亮城市夜空的長期公共藝術活動。
2022「目光深圳」年度策展主題
"光合城市"
城市、建筑,是由人創(chuàng)造的。人構建了城市和社會,使城市成為人的精神、文化、觀念的空間載體;而城市的發(fā)展進程又影響著一代代人——城市下的人,城市之外更多的人。城市不是人唯一的居所,但城市離不開人。人與城市的相互作用,就好比光與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城市的“光合作用”,就是在反應中生產知識、創(chuàng)造文化、進化文明、傳播能量、傳遞溫度……
2022「目光深圳」青年藝術家作品展映征集活動于4月23日正式啟動,共收到上百件全國青年藝術家投遞的眾多優(yōu)秀新媒體影像作品。其中投遞者來自不少優(yōu)秀的數字藝術創(chuàng)意工作室及多位獨立藝術家,以及國內各大高校相關專業(yè)學生,包括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清華美術學院、四川美術學院、魯迅美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天津美術學院、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香港科技大學(廣州)、北師大香港浸會大學等。
2.評審階段
2022年7月17日,「目光深圳」城市光美術館青年藝術家作品征集展映活動評審會在兩館圓滿舉辦。主辦方特別邀請了十位城市建設和規(guī)劃領域、藝術領域、科技領域、教育研究領域的專家評審委員,組成有全方面綜合實力的專業(yè)評審組?;诒緦谜骷黝}"光合城市",專家們的認真審核及評選,最終從106件作品中選出22件參與2022年度展映。
專家評審團隊(按姓氏筆畫順序)
參與評審會的專家委員團隊包含中國城市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原副總規(guī)劃師、中國建筑學會理事、中國規(guī)劃學會影像學委會副主任委員朱榮遠,當代藝術家、深圳大學本原設計研究中心新媒體公共藝術研究所主任沈少民,V-Studio科技藝術工作室主理人張明燁,新媒體公共藝術委員會秘書長陳曉晗,深圳市聲光行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創(chuàng)始人吳雁江,廣州美術學院客座教授、深圳 OCAT 盒子空間藝術總監(jiān)周力,批評家、藝術策展人徐喬斯,深圳市設計與藝術聯(lián)盟副主席、南方科技大學教育基金會藝術委員會主任欒倩,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guī)劃館館長顏為昕,以及深圳技術大學創(chuàng)意設計學院藝術與科技系主任教授、研究生導師戴耘。
獲選作品名單
獲選2022年度展映的優(yōu)秀作品緊密圍繞"光合城市"主題,從不同角度剖析了城市、建筑、人類的關系,三者在這里被連接起來,形成一個共生的整體。藝術家通過作品表達出種種思考及發(fā)問,對城市建筑、生物、草木、云層、數字人等符號元素進行解構與重組,共創(chuàng)一個全新的數字世界。
3.作品深化&展映階段
在作品深化階段,主辦方邀請6位資深藝術指導老師,對入圍的作品進行了深入全面的指導。各位導師從作品的創(chuàng)新度、完成度及表現力等方面進行綜合評估,并指導作品進行了后期的深化和完善。
2022, 青年藝術家作品征集展映項目 ?城市光美術館
藝術指導老師及團隊(按姓氏筆畫順序)
參與作品深化的藝術指導老師及團隊包含清華大學美術學院長聘教授、博士生導師馬泉,天津美院實驗藝術學院副院長張錳,魯迅美術學院特聘教授、視覺藝術家郭顯君,澳門大學特聘教授、澳門大學博士生導師梁藍波,廣州美術學院視覺傳達設計導師蔡燕,V-Studio科技藝術工作室。經過專家評委的評選及藝術指導老師的深化,甄選出的22件優(yōu)秀作品以“光合城市”為主題,分6個展映單元(場次),自2022年11月4日起,每周五、周六晚上19:00-20:30在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guī)劃館西側幕墻進行展映,展示科技與藝術融合的動人魅力。
2022, 青年藝術家作品征集展映項目 ?城市光美術館
2023年,我們期待更多新的國內外青年藝術家加入,為「目光深圳」城市光美術館注入更多新鮮活力,帶來更多創(chuàng)新想法,期待你們的到來!
...
未來,城市光美術館項目也在積極探索更多室內外空間數字藝術展映,力圖舉辦橫跨多個空間的接力展覽。
1. “蔓延”展覽——「目光深圳」城市光美術館
2023年1月6日,城市光美術館迎來首場室內展映,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guī)劃館、城市光藝術中心聯(lián)合藝灣ArtBay特別策劃了「目光深圳」城市光美術館青年藝術家作品展映分展場——蔓延,邀請“Z世代”為主的新生代藝術家在室內空間呈現數字藝術作品,以傳光之約點亮深圳。
展覽時間:2023年1月6日-2023年2月16日
展覽地點:深圳市南山區(qū)香山東街華僑城創(chuàng)意園藝灣ArtBay
「目光深圳」城市光美術館,藝灣ArtBay“蔓延”展覽現場
2.「金啤坊」城市光美術館光影展演 :悅動輝生
第九屆深港城市\(zhòng)建筑雙城雙年展(深圳)于2022年12月10日開幕,城市光藝術中心與粵海城·金啤坊聯(lián)合發(fā)起「金啤坊」城市光美術館光影藝術IP,同時作為2022深圳光影藝術季(羅湖展區(qū))特別展映單元精彩亮相,在相同的地點、時間、界面,聯(lián)動呈現一場創(chuàng)意非凡的光影藝術表演。
光影展演時間:2022年12月10日-2023年3月12日期間每周五、周六、周日晚18:30-19:50
展演地點:深圳市羅湖區(qū)東昌路9號粵海城·金啤坊(原金威啤酒廠)
《悅動輝生》,「金啤坊」城市光美術館多媒體數字影像?城市光美術館
2023年,城市光藝術中心也將探索更多不同的室外空間展演形式,發(fā)掘和扶持具有創(chuàng)新思維與國際視野、掌握最新創(chuàng)作手段和工具的青年藝術人才及團體,為中國乃至全球的青年藝術家提供新媒體藝術展映平臺,以光影藝術帶動城市“夜經濟”,豐富市民的文化生活。
關于「目光深圳」城市光美術館: 「目光深圳」城市光美術館是由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guī)劃館、新媒體公共藝術委員會共同發(fā)起,專注于光藝術領域的品牌,并授權社會企業(yè)“極光行動文化有限公司”的“城市光藝術中心”部門運營,學術委員會以審慎的專業(yè)態(tài)度在學術上為「目光深圳」城市光美術館品牌護航。城市光美術館自誕生之日起,便肩負著城市形象建設與展示的使命,成為城市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個部分。
在大數據與文化多元化的時代背景下,「目光深圳」城市光美術館以“點亮生活、激活城市,重新塑造城市的夜生活”為目標,使用數字藝術為手段,依托城市為載體,帶著實驗性,創(chuàng)新性與國際性的愿景,打破常規(guī)展館的藝術品“擺放”形式,讓城市空間產生共振,讓作品與觀眾產生情感共鳴,為城市與人帶來科技與藝術完美融合的美學場景。成為講述好城市夜間故事、彰顯城市文化活力的重要名片。
2022「目光深圳」城市光美術館青年藝術家作品征集展映活動
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guī)劃館策展團隊:
楊坤 / 周寧 / 劉將威 / 張俊榮
城市光藝術中心策展團隊:
張明燁 / 陳煒 / 雷宇晴 / 鄧曉馨
聯(lián)合呈現:
深圳市當代藝術與城市規(guī)劃館/城市光藝術中心
參展藝術家 (排名不分先后):
儲鈺 / 劉羿伽 / 賈鵬森 / 何瑤涵 / 姚童哥 / 梁藍波 / 趙炎修 / 王蕊 / 肖瑤 / 姚智皓 / 劉麗雯 / 何麗華 / 任佳文 /徐帥 / 謝非 / 任曉麗 / 樂趣理論 Funtheory(林潤谷、柯詠恩) / 劉響 / 胡帥 / 徐晗 / 雷根REGEN / 吳振 / 王榮賀 / 劉濤 / 鄒嘉欣 / 蘇鎵宜 / 劉博文 / 曾鑫 / 棱鏡文化-螢火FIREFLY工作室 / MY-X工作室 / VAVE STUDIO
學術支持專家(按姓氏筆畫排序):
朱榮遠/沈少民/孟建民 / 吳雁江/周力 / 林紅/徐喬斯/欒倩/原源 / 黃光輝 / 顏為昕 / 戴耘
藝術指導支持(按展映場次排序):
V-Studio科技藝術工作室 / 蔡燕 / 馬泉 / 張錳 / 郭顯君 / 梁藍波
學術支持機構:
新媒體公共藝術委員會/中央美術學院 / 中國美術學院 /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 / 四川美術學院 / 魯迅美術學院 / 廣州美術學院 / 天津美術學院 / 北師大香港浸會大學 / 香港科技大學 / 澳門大學 / 澳門科技大學
技術支持機構:
深圳市聲光行科技發(fā)展有限公司
深圳市科邁信息技術有限公司
V-STUDIO科技藝術工作室
暫無相關評論!